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解决方案 >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件大小:0.12MB 格式:pdf 发布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 污泥  厌氧消化  莫氏曲线  污泥产气  
【摘要】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了莫氏曲线的应用对象,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及系统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议,探讨了厌氧消化工艺对不同污泥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污泥产气中H2 S浓度的变化规律,指出了制定泥质标准分析方法的必要性,以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部分正文预览】

 厌氧消化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36. 5%的污水厂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起步较晚,直到20 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入中温厌氧消化工艺。近年来该项技术的应用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主要依托国外研究成果所进行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分析总结了我国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中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几个问题,以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科研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1 莫氏曲线的应用
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与设计中,常用莫氏曲线来表示污泥有机物含量与其理论分解率之间的关系。莫氏曲线即莫开伯(Mocabe)和埃肯菲尔德(Echenfelder)发现的新鲜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与其解率之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 1 ] ,如图1所示。
在正常的厌氧消化条件下,有机物含量越高的新鲜污泥获得的有机物分解率相对越高。近年来研究表明[ 2、3 ] :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其有机物含量大多超过65%,但由于剩余污泥的C /N值仅为4. 5左右,远达不到厌氧消化最佳C /N值的范围(12~16) 。因此在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中,获得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实际分解率<30% ,而通过莫氏曲线查得有机物含量为65%的污泥分解率高达53%,两者相比相差甚远。此外,莫氏曲线是根据碳的物料守恒估算污泥理论产气量的重要依据,由于依据该曲线查得的剩余污泥有机物分解率偏高,最终估算出污泥的理论产气量远大于化的产气水平,导致一些估算值的应用出现偏差。而对于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莫氏曲线表示的数值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因此,莫氏曲线所描述的污泥有机物含量与其分解率之间的关系更适于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不宜直接用于有关剩余污泥(活性污泥)的估算,使用前需进行必要的修正。

污泥相关方案

暂无评论信息


打印本页
相关方案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