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污染饮用水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
文件大小:0.28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4-09-11浏览次数:次
【中文关键词】 | 硝酸盐氮 去除技术   |
【摘要】 | 本文阐述了地下水硝酸盐氮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去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
【部分正文预览】 | 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污染问题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饮用水中硝酸盐浓度过高,会诱发一些水体产生一些亚硝胺类的致癌物质,导致新生儿易患高铁血红蛋白症(又称“蓝婴综合症”)l¨。硝酸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中化肥农药的过多使用,以及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而土壤具有较高矿物质溶解性及低持水性,使硝酸盐极易随雨水或农田灌溉而渗透到地下水中而造成不可逆的硝酸盐污染 j。为了提高饮水安全性,世界上很多国家设定了饮用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不超过10 rag/L;我国现行GB/T14848—93地下水水质标准中Ⅲ类饮用水标准规定NO3一N≤20mg/L(GB/T 14848—93)。饮用水脱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分离的方法、化学还原的方法或是生物还原的方法将硝酸盐分离去除或还原去除。生物方法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将NOs-一N还原为N2的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发展和应用的一些新型硝酸盐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
|
| ||||||||||||||
|
|||||||||||||||
|
|||||||||||||||
|
|||||||||||||||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