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工艺除磷特性

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工艺除磷特性

文件大小:0.75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07-10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SBR工艺  生物除磷  污泥转移  运行模式  污泥龄  
【摘要】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SBR) 工艺是由连续运行的生物选择器和数个并联的SBR 主反应器构成的,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提高了SBR 反应阶段的活性污泥量并削减了沉淀阶段的污泥总量,从而强化其除污能力,并提高其容积利用率. 新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量对系统除磷影响显著; 当污泥转移量为0、15%和30%时系统出水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 5%、74% 和93%; 生物选择器中厌氧释磷量与污泥中PHB( 聚-β-羟基丁酸) 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 在适宜的运行模式下,SBR 充水比45%、污泥龄10 d、污泥转移量30%,系统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3% 以上,出水总磷浓度可控制在0. 30 mg·L - 1 以下,且其它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部分正文预览】

自1971 年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Irvine 教授首次提出并研究SBR(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工艺以来,该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1978 年Goronszy 教授率先将生物选择性理论[1-2]与SBR 反应器有机组合起来开发出了CAST(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 [3]. 此后,基于生物选择器和SBR 理念的污水处理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地研究与推广应用,如IDEA( 间歇排水延时曝气工艺) 、ICEAS( 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 、BD/DAT-IAT(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的变形工艺) 和BICT(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系统) 等工艺[3-6]. 然而,这些工艺大多数仅限于系统内污泥自循环回流,在各SBR 工艺之间并没有形成污泥的互相利用,SBR 工艺存在容积利用率低以及运行稳定性能差等问题. 黄勇等[7]在对现行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泥转移SBR 技术,通过不同反应器之间活性污泥的部分转移利用提高了处于反应阶段的单位反应器容积中的活性污泥总量从而提高其除污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其充水比. 本文以城市生活污水为水源进行污泥转移SBR 工艺除磷特性的研究,获取生物除磷的适宜运行控制条件,进而为本工艺的设计、运行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SBR工艺相关论文
生物除磷相关论文
运行模式相关论文
污泥龄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