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不同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其对超滤膜影响的试验研究

不同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其对超滤膜影响的试验研究

文件大小:0.29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11-26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混凝超滤工艺  预处理技术  PAC  
【摘要】采用混凝超滤工艺,选取不同混凝预处理技术处理滦河水,并考察后续膜出水水质及TMP变化,3种混凝剂小试最佳投药量分别为8、6、12 mg/L,其中效果最佳的混凝剂为PAC;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中试试验研究。
【部分正文预览】

近年来,随着原水水质的不断恶化以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超滤技术以其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出水质量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被称为第三代净水工艺的核心技术[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通常带负电,由于彼此间的静电斥力难以聚集下沉,而当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时,混凝可使水中的部分胶体、悬浮物等杂质形成矾花,矾花则能在超滤膜表面形成滤饼层,然后通过设备运行中的自动反洗程序洗脱掉,有效减缓了膜污染[2-3]。但是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直接影响矾花形成的大小和数量,并且影响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涨以及运行成本的费用。因此,本文讨论了采用不同混凝剂如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精制硫酸铝(AS)做预处理,并考察后续膜出水水质,相应的跨膜压差(TMP)以及不同混凝剂复配后的对比情况。

预处理技术相关论文
PAC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