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黄河下游某市给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分析

黄河下游某市给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分析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01-09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给水管网  生物稳定性  限制性因子  饮用水  AOC  BDOC    
【摘要】考察了黄河下游某市给水管网水质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2011年2~7月,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在8.7~328.7μg/L,81.3%的检测数据AOC<100μg/L,其值随季节变化、水温升 高而升高。AOC P17在AOC组成中占优势,季节变化特征较AOC NOX明显。以引黄水库作为水源、处理工艺不同的两水厂给水管网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存在差异。黄河下游城市给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总体水平较好,管网不同取样点细菌再生长限制性因子有差异,AOC、磷及其他无机营养元素均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
【部分正文预览】

饮用水的水质生物稳定性是目前国际给水处理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2]。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是指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支持异养菌生长的潜力,即当有机物成为异养菌生长的限制因素时,水中有机营养物支持细菌生长的最大可能性[3]。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指标有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和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iodegradable dissolvedorganic carbon,BDOC)。有学者提出,在富含无机物地区(如欧洲和美国),AOC通常是微生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但在腐殖质丰富的北半球(如荷兰和日本),磷元素有可能是限制饮用水中异养菌生长的因素[4]。所以生物可利用磷(Microbially availablephosphorus,MAP)对于研究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也有很大的意义。不同的给水管网,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不同,各指标与细菌再生长的相关性也不同[5]。因此,结合实际配水管网,研究具体管网中各评价指标与细菌再生长的关系,对于评价饮用水的水质生物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选择我国北方黄河下游某市的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对AOC、BDOC、MAP,以及异养菌总数(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HPC)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取样分析测定,评价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限制性因子进行了研究。

给水管网相关论文
生物稳定性相关论文
饮用水相关论文
AOC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